任凉和任茵兄妹二人赶上驴车出发了。
任凉的马还养在马厩里,这种寒冷的大雪后的天气,走十几里路驴车要比骑马舒服,坐在驴车上任茵可以裹一块褥子御寒,要是骑马她柔弱的身体可能撑不住。
男人们去白家村的祖坟祭祖,云歌带着儿媳、女儿和孙女们布置家里,把之前谦川去苏州府城买的年货全从库房取出来。
“外婆,果盒子,怎么装?”
语灵抱着一个成人脸庞大的竹子拼的六分梅花果盒问。
云歌看了一眼,“把这几大包蜜饯、干果拆开,每个小盒里装一样,要装得满满的,来年才有好兆头。”
蒋桂花小心拆开包桃符的包裹,里面除了刷了红漆刻着吉祥纹样的桃符,还有一叠红纸,都是谦川去苏州置办的,这些东西去苏州码头买,比在县里买要便宜。
妙儿拿着握柄缠了布条的大剪刀,和蒋桂花商量窗花剪什么纹样。
以前家里过年是没有闲钱也没有精力搞这些花活的,这是第一次,大家都摸索着来。
妙儿在大户人家当过丫鬟,见识多些,“外头人家过年,常见的窗花纹样是年年有鱼、多子多福、松年鹤寿、金榜题名这些,不过我只知道个大概样子。”
蒋桂花说,“都是好兆头,有了,咱们不同人屋子里贴不一样的,爹娘是松年鹤寿,两小叔是金榜题名……我们二房要多子多福。”
妙儿点头,“那我去拿画绣花样子的炭笔,先画出来再剪。”
云歌听见蒋桂花说多子多福,瞧了她一眼,明白蒋桂花这是想要儿子了。
对此云歌没有多说什么,在古代背景下,蒋桂花的渴望是可以理解的,二房确实需要一个儿子顶门立户,只要她别因此疯魔到尝试邪门偏方,别对纯宜和纯宁两个孩子不好,云歌就不会多管。
刚想到纯宜,云歌的衣摆就被拉了好几下,纯宜眼巴巴地抬头看着她,“奶奶,什么时候写对联呀?”
云歌笑着摸了摸她的脑袋,“走,咱们去你爷爷的书房研墨写对联。”
纯宜欢呼雀跃,居然能去爷爷的书房写对联,大哥二哥都没去过呢!
蒋桂花把一部分红纸裁成写对联的大小,送到书房,纯宜踩着凳子提笔跃跃欲试。
对联上要写什么,纯宜犯了难,拉着装好果盘的语灵商量,一会儿说要抄蒙书上的话,一会儿说要写和贴的地方有关的吉利话。
纯宜话多,语灵是个内向文静的小姑娘,两个只有大人膝盖高的小萝卜丁凑在一起,一个小嘴吧嗒吧嗒个不停,一个认真听着默默点头,倒也和谐。
反正只是贴在侧边小园子里的对联,云歌没有干涉,由她们小姐妹自已发挥,笑着走出书房。
锦棠和吴珍娘在厨房给年夜饭备菜,年夜饭最重要的是鱼,还有一只杀猪时专门留下来的腌过的酱肘子,除此之外,各种腊肠、腊肉、熏鸡、烧鸭都少不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