二十多天以前,这里发生过一场惨烈的战斗,哥舒翰二十万大军全军覆没。
望着一片悲惨的景象,多吉贡布不禁皱起了眉头。他完全没想到,在国书中甜言蜜语,准备与吐蕃永结盟好的大燕,竟然是如此惨无人道。
赵瀚洺见多吉贡布有所动摇,开始趁热打铁:“尊使,您看到的这些地方,曾经都是繁华的城镇,如今却变得如此破败。这些地方本应是天堂,但安禄山硬是将其变成了人间地狱!
如果贵国赞普知道了,还会选择跟安禄山那叛贼合作吗?”
多吉贡布默默地摇了摇头,说道:“赵大人,我只是一个使者,无权决定本国的外交事务。我回去之后,一定如实向我们赞普禀报。
不过,这一次出使洛阳,你要怎么做,我都配合你!”赵瀚洺闻言,满意地点了点头。
一行人很快就到了定鼎门外,被守城的军士拦住。
“你们是什么人?”见众人衣着怪异,军士们厉声问道。
赵瀚洺赶紧走上前,赔着笑脸说道:“军爷,我们是吐蕃来的使者,前去觐见大燕皇帝。”
“吐蕃使者?你们是吐蕃来的?”军士吃惊地问道。
“是的。这位就是吐蕃尊使大人,我是使团翻译。”
“那你等一等,小人这就前去通禀。”
赵瀚洺等人在原地等待,这时,一个校尉模样的将领走了过来。
“末将安世铭,见过尊使大人!”说着,朝多吉贡布拱了拱手,说道:“请尊使大人随我来。”
在城门校尉安世铭的带领之下,众人过了洛水,进了端门,来到位于皇城之内的四方馆。
四方馆起源于北魏宣武帝景明二年在洛阳设立的“四夷馆”,专门接待外宾。
隋炀帝大业年间迁都洛阳后,于建国门(即定鼎门)外置四方馆,以接待东西南北四方少数民族及外国使臣,分设使者四人,隶属于鸿胪寺。
到唐代,四方馆被移到了洛阳皇城内,由通事舍人主管,隶属于中书省。
此时,伪燕国通事舍人由鸿胪寺少卿高尚兼任,中书令乃是张通儒。
将使团安顿好之后,安世铭就前去禀报高尚。
高尚一面派人禀报张通儒,一面亲自随安世铭出来会见多吉贡布。
高尚向多吉贡布行拱手礼。“尊使大人,这就是我们鸿胪寺少卿、通事舍人高大人。”安世铭介绍道。
赵瀚洺将其翻译给多吉贡布,多吉贡布将右手平放在胸前,欠身回礼:“吐蕃国使者多吉贡布见过大燕国高大人。”
赵瀚洺将其翻译给高尚。高尚见吐蕃使者如此重礼,心中十分高兴,连忙吩咐馆丞安排饭食。
饭后,张通儒派人传令,皇帝陛下紧急召见吐蕃使者。
原来,安禄山听说是吐蕃国派来的使者,非常高兴,立即通知文武大臣,到明堂接见吐蕃使者。
于是,一行人在高尚的带领下,急匆匆地往宫城而去。